紅磚古厝造型花窗樣式燈箱
翔安區著力建好民生工程,已有38座候車亭完成改造,獲居民點贊
從遠處望過去,紅色的人字形飛檐下,有情侶坐在條石凳上竊竊私語,有穿校服的孩子抱著書埋頭苦讀,還有媽媽抱著孩子伸長脖子張望……一抹陽光灑過來,恍惚是在一座閩南農家小厝的門前。
一輛公交車?窟^來,載走了這些人——這不是房子,而是一座閩南“紅磚古厝”風格的候車亭。在翔安南部新城片區內,共有20個公交站點總計38座
候車亭完成了改造。
“紅磚古厝”候車亭頂部的人字形飛檐充滿閩南風情,也能為乘客遮陽擋雨。
“好看,有本土特色”“遮風避雨擋冰雹”“等車能有個歇腳的地方”……翔安區著力建好民生工程,辦好民生實事,來自居民的這些評價就是最大的肯定。
細節見真章
外現閩南古厝風情
內有便民利民真心
候車亭頂部的飛檐是人字形的,遠遠望去,起伏的飛檐像極了古厝連綿的屋頂;側邊的灰白色部分看起來與古厝墻面的磚石相似;連站牌燈箱的側面也做足了功課,紅色的花窗樣式壓紋,從細節處透出濃濃的閩南風情。負責此次代建的是翔安市政集團綠化工程有限公司。項目經理李琨白說,除了樣式是專門設計的,考慮到海風與潮濕天氣的影響,主材選用不銹鋼,結合專門調制的磚紅色烤漆,進一步保證了工程的質量及效果。“有了這個,終于可以遮風避雨擋冰雹了。”附近居民林先生的這句話可不是戲言。去年年底,這些候車亭還只是一些很簡易的公交招呼點,除了一塊站牌之外,別無他物。此次改造完成后,候車環境得到明顯提升,雨天避雨晴天遮陽,遇到突發的冰雹天氣也不至于手足無措,而每個候車亭設置的兩個條石凳也為市民提供了歇腳的地方。洋塘居民王小姐說,她在島內上班,每天都要乘坐公交車,“新候車亭投用,以后等車可以不用撐著太陽傘了”。